加入收藏

相关内容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外科住院楼和急诊楼配套医疗设备采购实施方案编制采购项目成交通知书
  • 医护手记 ︳我是职业“驱虫人”
  • 今天,致敬我们共同奋斗的40年
  • 缅怀陈瑞方大夫
  • 援青手记|青海,期待重逢的那天
重点科室

三院眼科
眼科医院暨视光学中心
屈光治疗中心
肿瘤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返回上一页

在班玛抢救“高反”患者

2018-09-23 10:50 星期日

  自从接到了到班玛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帮扶的任务后,心中着实矛盾。2个月前我才从北京进修回来,舍不得儿子,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班玛、对青藏、对大山的无限向往。
  作为为数不多的前往青海支援的女医生,出发前确实有些担心。但是临行前院领导的百般嘱咐与叮咛,也算是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怀着不舍与好奇,7月底,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去往班玛的旅程。
  高山峻岭、湍流险滩,沿途映入眼帘的不仅是跌宕起伏的丹霞地貌,清澈如水的蓝天,五颜六色的经幡,还有广袤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藏族帐篷、成群结队的牦牛……一路行来,渐渐感觉天和地越来越近,空气也越来越稀薄。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班玛县——一个海拔3600米左右的小县城。
  初到班玛,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语言,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但是汪院长和同事们的热情,让我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当中。
  班玛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设有内、外、妇、儿四个科室,共50张病床。干惯了心血管专科的我,对于这里的常见病,开始的时候还真是觉得无从下手。这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对比较少,儿科病、包虫病、消化系统疾病、结核病的患者占了绝大多数。当然,还有少数的急性高原反应的患者。
  刚上班不久,就收治了一个来自辽宁锦州中年女性患者,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达喀县突然昏迷,距离最近的医院就是班玛县人民医院。入院时,仍旧昏迷不醒,家属说,该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查看生命体征:血压120/80mmHg,心率106次/分,呼吸45次/分,指脉氧84%,浅昏迷状态,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肌紧张,双下肢不肿,病理征阴性。因当晚无法做头部的CT检查,结合病史、查体以及临床经验,初步考虑为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脑水肿。立即予以吸氧、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但患者意识仍不见明显好转。次日晨,立即行头部CT检查明确脑水肿诊断,进一步除外了其他脑血管意外,但如何下一步治疗是个难题。
  我们都知道急性高原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立即将患者转运到低海拔地区,并辅以对症治疗,但因最近有治疗条件的低海拔地区医院就是四川省的马尔康市医院,距班玛县路程约500公里,患者病情较重,路途遥远,转运途中风险更大。权衡利弊,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就地取材,利用院内有限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加大脱水力度,同时预防电解质紊乱,持续吸氧,保持气道通畅等对症治疗,经过约一昼夜的努力,患者意识终于逐渐好转,由昏迷至谵妄,由谵妄至清醒,我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并立即以120护送患者至马尔康医院。之后,我们收到了患者康复的消息,也收到了患者家属真挚的感谢。
  那几天,医院收治了好几个急性高原反应的病人,当然这并不是这里的主流疾病,这里的结核病、包虫病等传染性疾病比比皆是。当地的老乡都很朴实,对于健康的标准,他们的要求也很低,因此虽然这里的病人总数不多,但来医院看病的一般病情都比较重。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19岁的女孩儿,因腹胀腹痛入院,住院超声及CT检查明确包虫病诊断,因家里条件和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导致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腹水了,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仅能药物维持治疗,但效果较差,预后也较差,患者极度衰竭。看到这样一位花季少女病入膏肓,真是令人心疼和惋惜。
  这里的居民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饮用生水、卫生条件差等都是导致包虫感染的主要原因。还有很多营养不良的患儿,多因为喂养不当造成。所以,要改善当地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医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及认知能力,懂得预防重于治疗。
  在这里,传统医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检查及治疗条件有限,诊断与鉴别诊断依靠的是医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当然,班玛县!这几年也有了不小的发展,医院也是一样,在政府的关怀下,兄弟医院的帮扶支援下,医疗技术、手段及理论也在不断的提高。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这里我度过了首个“中国医师节”,并参加了班玛县人民医院组织的扶贫义诊活动,参观了红军沟,走过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这段时间里,工作时忙忙碌碌,周末同事聚会,有帐篷中的
  欢声笑语,有曲调优美的藏族旋律,有藏族姑娘美丽舞姿,想家的思绪也会因此被冲淡了许多。
  吃着牦牛肉,闻着百草香,藏家的气息不断地!渗透入我们的心里、身体里、脑海里。我深知,来到这里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当地的老乡做点儿什么,能为当地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文作者系市三院心血管内科三病房医生 初巍巍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卫生医疗人员
            收受“红包”投诉举报电话:86502290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德行风办公室

版权所有: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大连市肿瘤医院  大连眼科医院  2020
电话:0411-86507500(总机)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千山路40号
备案/许可证号:    辽ICP备05019721号    辽卫网审字[2015]第173号